再來一個贈書活動!留言+公開分享,就會由 商周讀書會
選出三位中獎人贈書。
這本新書,是商業週刊出版的《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》。這本的內容很厲害,書中一開始就來了一個小問題,我想了兩秒直接作答,結果當然是錯的一塌糊塗。大家可以試試看,不要想太久,就以直覺回答這個問題,問題是這樣的:
「傑克正看著安,而安正看著喬治。傑克已婚,喬治未婚。請問已婚者是否正看著未婚者呢?」請問答案為:是?否?還是無法判斷?
你直覺的答案是什麼呢?想知道你是否有犯錯嗎?以下是我的推薦序,大家可以從中找到自己有無犯錯:
--
推薦序/謝伯讓
--
人類無力抵擋假資訊的現象,其實並不是最近才開始。早在三百多年前的1710年,愛爾蘭的諷刺文學大師史威夫特(Jonathan Swift),就曾經寫下一句名言:「謠言飛馳四散,真相跛行其後」。
除了假資訊橫行騙世,各種心理騙局和認知陷阱,也都讓大家難以招架。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受騙?為什麼在面對一些可能犯錯的情境或問題時,連許多聰明人也都難以倖免呢?其中的一個原因,可能就在於我們能否進行「認知反思」!
2005年,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佛瑞德瑞克(Shane Frederick)發明了一項「認知反思測驗」(Cognitive Reflection Task)。在原版的測驗中,只有三個看似簡單的問題:
1. 球棒和棒球合售1.10元,球棒比球貴1元,請問球多少錢?
2. 5台機器5分鐘可做5個零件,100台機器做100個零件要多久?
3. 蓮葉每天倍增,若48天蓋滿整面湖,那蓋滿半面湖要多久?
這三個題目,不知道你想出答案了嗎?以第一題來說,正確答案是 0.05元,但是大約有百分之 30 的人會錯答成 0.10 元。
而第二題和第三題的答案,則分別是 5 分鐘和 47 天。
這些題目雖然看似易如反掌,但就算是美國的大學生,也只有少數人能夠同時答對三道題目。
如果要答對這一類的問題,受試者必須要能夠對自己的直覺進行反思才行。研究發現,這種「認知反思」的能力,和許多心理與行為傾向都有相關性,包括了某些宗教信念、陰謀論認同度、道德判斷、以及政治意識形態等等。比方說,認知反思的測驗分數越高,就越不會否定演化論、不會相信 911 陰謀論、也比較不會受到假新聞的影響。
更重要的是,研究還進一步指出,這種「認知反思」,似乎和「認知能力」或智商無關,而是和「認知風格」、或者說是自己想不想要反思的「意願」比較有關。
換句話說,如果有兩個智商一樣的人,但若其中一人比較不願意反思、或比較沒有強迫自己反思的習慣,就比較有可能會落入上述的直覺陷阱之中。而類似這樣的因素,就是為什麼有些聰明人也會做蠢事的原因之一!
再給大家一個書中會出現的知名例子:「傑克正看著安,而安正看著喬治。傑克已婚,喬治未婚。請問已婚者是否正看著未婚者呢?」請問答案為:是?否?還是無法判斷?
如果你回答「無法判斷」,恭喜你,又再度落入了直覺陷阱之中!
各位聰明的讀者們,你想知道這一題的正確答案究竟為何嗎?你想知道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直覺陷阱嗎?你知道眾人犯傻的機率有多高嗎?如果你也想要避免自己犯下各種認知錯誤,那就千萬別錯過 BBC 與 New Scientist知名作家羅伯森(David Robson)的這本精彩之作!
--
誠品x商業周刊全書系書展,任選雙書75折(5/01-5/31)
優惠購書:https://eslite.me/M8CFU